员工佳作
奶奶已经作古多年。
奶奶有一双巧手。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
在我还不记事的时候爷爷就去世了。是年,奶奶72岁,她不愿给儿女填烦累,一人居住在农村,单过。
记忆中,每逢时节,母亲都会带着我们姊妹三人回老家看望奶奶。那时,每每我到奶奶家,就会发现她在纳鞋垫。
奶奶的手因常年劳作,看起来青筋突暴,粗糙如树皮,但特别灵巧,她用很小很小的针,穿上极细极细的各色丝线,然后在大小不等、颜色不同的硬布块上穿针引线。如果细细观察,就会发现,一朵荷花、一尾金鱼、一片树叶或一条藤蔓,不到三五分钟,便能跃然在眼前;奶奶纳鞋垫不画底图,也不贴样图,那些花花草草就在她脑子里,在她的心里,只要她飞针走线,不出一个时辰,一幅惟妙惟肖的图案就出现了。
我那时年龄尚小,不太懂奶奶一天头不抬的纳那么多鞋垫要做什么。问了母亲才知道我们用的鞋垫都是出自奶奶之手,而且奶奶还会绣花。要是谁家的姑娘长大了,快要嫁人了,大人特意请奶奶帮忙做陪房的。据说奶奶嫁给爷爷的时候,那一应针线活都是奶奶亲手做的,左邻右舍看了都眼馋的不得了,只是后来忙于家务,便把手艺给搁置了。
奶奶的绣花手艺,起初仅限于给村里人和亲戚帮忙而已。奶奶说,乡间邻里,亲戚里道,谁还不用谁!可是,一传十,十传百,后来奶奶的绣花手艺就远播四乡。
后来,得了奶奶帮忙的外村人甘苦不下,便给奶奶送一些生活必须品,比如半升小米、一升黑豆、二斤食盐、几尺白布。起先人们给奶奶补情的时候,奶奶总要推让半天,后来便不怎么推让了,只是非常客气、礼貌地踮着三寸金莲陪送乡人到坡下,目送着他们从自己的视线里消失,才会转身回家。
奶奶从无读书识字,但她懂花之习性,知道看人绣花,以花喻女人。奶奶知牡丹喻富贵,故为富贵之人绣牡丹图;知莲花喻纯洁,故为心善之人绣莲花图;知菊花喻高洁,故为知书达礼之人绣菊花图等等。
随着社会的日新月异,那些绣花的荷包、童帽、枕头顶顶已经不再流行,奶奶也便没有了绣花营生,清闲的日子到让她不适起来,加之年岁增大,阴阴晴晴,偶有小疾,需要药物养着。
一年放暑假,我又去看奶奶,奶奶便拿出一双精致而小巧的绣花鞋让我看,并且问我好不好?我看着那双只有奶奶的三寸金莲才能穿的薄妙而精致的绣花鞋笑着说道:奶奶,你穿着这样的鞋走路吗?奶奶便大笑起来,告诉我说,这鞋名曰“老鞋”,是奶奶为自己死了之后要穿而做的。听了奶奶的话,我当即便大哭不止,以为奶奶快要死了。于是奶奶就哄我,一会儿后,我方才止住哭。我把这事学说给母亲。母亲便笑我是傻丫头。不曾想,几日后,母亲手里也有了一双小巧的绣花鞋。母亲告诉我,是奶奶帮母亲给外婆做的。
母亲告诉我说,家乡农间有个乡俗:老人年迈的家庭,后人要偷偷为老人做好老鞋,缝好老衣,备好棺木,其意是福佑老人长命百岁。
从那以后,我似乎对生老病死有了一些模糊的认识,我才开始注意到奶奶真的老了,满头银发,走起路来弓着背。奶奶年轻的时候算是个厉害人,与温文儒雅的爷爷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爷爷写的一手好毛笔字,逢年过节经常帮乡邻写对联,所以我们每次回老家都能受到很高的“礼遇”,这些都是源于我的爷爷奶奶。奶奶年轻的时候是干活的能手,上山下地,爬坡挑水不在话下,做事雷厉风行。看着奶奶日渐老去,我心疼不已。吵着嚷着让父亲母亲接奶奶跟我们一起住,奶奶都拒绝了。她说她要守着她和爷爷的家。
出生农村的奶奶大概还不知道“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是个什么节日,大字不识的她在我孩提时代经常叮嘱我要好好读书识字,不要向她一样一辈子也没认得几个字。今年的妇女节,我第一次收到来自儿子的礼物,满心欢喜之余,我想到了我的母亲,我母亲的母亲,我父亲的母亲,不管社会如何变化,亲情就像一个接力棒,是需要一代一代传递的。
今天,我想告诉奶奶,旧社会的女子命运苦,三从四德裹小脚。如今的妇女得解放,半边天能够当家来做主。
(榆林分公司 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