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佳作
追求美好的事物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也是从人类诞生以来,驱动人类不断突破极限,最终迈向现代文明的动力源泉。从人类宏观视角来看,这种力量确实让我们受益无穷。然而,从个体视角来看,这种天性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激励我们不断突破自身极限,努力拼搏,去实现想要达成的目标;另一方面,它也给我们带来了极大困惑,尤其在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竞争空前激烈的时代,这种对于美好事物的过度追求,有时反而束缚了我们的思考,让我们变得患得患失,裹步不前。
当我们看到董卿站在央视的聚光灯下侃侃而谈、妙语连珠时,我们不禁感慨她何以如此才华横溢、气度优雅;当我们看到谷爱凌在北京冬奥会的赛场上一骑绝尘、连拿桂冠,并且还能以令人惊叹的高分考入斯坦福时,我们羡慕她为何能在如此多领域都取得骄人成就;当我们看到董宇辉在直播间里畅谈人生与梦想,像写满分作文一般口若悬河、旁征博引时,我们折服于他这么年轻就文采斐然、睿智豁达......以上成功案例让我们觉得这些人是如此星光闪耀,自己又是这般暗淡无光。看着这些巨大的差距,我们有过感叹,有过焦虑,有过尝试去通过行动来提升自己,但最后多半是鸡血式奋斗三分钟,就草草放弃。
自己想要变得更好,却患得患失,不断自我否定。很多事情还没开始做,内心就有了追求完美的念头,总觉得要做就要做到完美,结果在这种自我苛责中,时间白白浪费掉了,而想做的事情却迟迟没有推进。相信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感受。当我们看到一流的演说家在舞台上发表激动人心的演讲时,也渴望自己能拥有出色的演讲能力,开始学习名人演讲,模仿他们的表达风格和肢体动作,可发现自己演练过程中磕磕巴巴、极不自信,甚至洋相百出,于是,内心告诉自己不是那块料,别白费功夫了。对所谓完美演讲能力的极度苛求,让我们从一开始就陷入了急于求成、动作变形,最终自我怀疑的状态;
当我们看到一篇文章爆款后,自己也尝试写起来。可刚一开始,就发现自己每写一个字都像挤牙膏般吃力,思维混乱,条理不清,费时费力还是表达不好一个观点。于是,就索性放弃不写了。这个问题在于我们在刚开始写的时候,就给自己错误地树立了一个暂时还不切实际的目标做参考,总想着如何尽快达到高水准,这种过高、过急的期望让我们在一次次的失败中倍感受伤,最终就放弃了写作。
生活中每一项本领的习得,都是建立在大量时间、精力、勇气、定力基础上的,没有什么是一开始就能轻松获得的。相信所有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即使知道,却依旧用不好它,总是在短暂尝试后承受不了失败而放弃。今后,如果你找到了自己所热爱的事情,请降低期望值,先努力尝试去完成它,在完成的基础上,你才会有完整的视角来总结规律并不断优化,直到达到自己的最佳水平。
(新泰能源公司 袁晓辉)